隨著數字時代步伐的加快,金融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數字化轉型,與此同時,數據安全挑戰也日益凸顯。據國際權威咨詢機構Verizon發布的《2024年數據泄露調研報告》顯示,金融業年內共記錄3348起攻擊事件,其中確認數據泄露高達1115起,數據安全成為金融行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。
鑒于金融數據泄露事件的日益嚴重性,國家從多層次明確提出了金融數據安全要求,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全面提升行業的數據保護能力。截至目前,我國已基本形成以《網絡安全法》《數據安全法》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等法律為核心,行政法規、部門規章為依托,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等為指南的金融數據安全合規保障體系。
為了確保金融行業的數據安全,監管部門也采取了多種措施。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金融行業進行走訪抽查和技術掃描,以檢查金融行業敏感信息的保管、使用、流轉等應用場景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。對于發現的違規行為,監管部門會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,并多次開出高額罰單,以儆效尤。這些舉措有力地推動了金融行業數據安全管理的規范化、制度化和專業化,為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PART01現狀調研
通過對某農信聯社和某城商行進行深入調研,我們不難發現監管部門在合規檢查中,對辦公網敏感信息的保護給予了極高的重視。在檢查過程中,監管部門不僅將視線投向了日常辦公網絡中的各個環節,更是對敏感信息的存儲、應用和外發情況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考察。
在檢查敏感信息存儲方面,監管部門會通過專業的工具進行掃描,確保信息存儲環境的安全性,防止信息泄露或被非法獲取。他們會評估存儲設備的物理安全性、訪問權限控制以及加密措施的有效性,確保敏感信息在存儲階段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。
在檢查敏感信息應用方面,監管部門會實際參與到應用過程中,觀察信息的使用情況,確保信息在授權范圍內被合理使用。他們會關注員工對敏感信息的訪問權限、使用記錄以及操作行為,確保信息不被濫用或誤用。
在檢查敏感信息外發方面,監管部門會對外發過程進行嚴格的監控,確保信息在傳輸過程中不被泄露或篡改。他們會評估外發渠道的安全性、加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接收方的可信度,確保敏感信息在外發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。
這一系列的檢查措施,不僅體現了監管部門對辦公網敏感信息安全保護的重視,也凸顯了數據安全工作在當前信息化社會中的核心地位。
只有確保敏感信息的安全,才能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客戶的權益不受侵害。因此,各金融機構和企業應該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工作,加強內部管理,完善安全機制,共同維護一個安全、可靠的信息化環境。
PART02
明朝萬達解決方案
在辦公外網和辦公內網均部署明朝萬達終端DLP系統,在辦公電腦安裝客戶端軟件。系統自動同步用戶單位組織架構,并與OA系統融合,形成完善、便捷的審批流程;結合目前用戶單位已有的數據存儲、應用、流轉、外發流程,適當增加技術管控手段,以滿足監管需要、確保數據安全。
系統針對不同場景均能夠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,相關業務場景包括:存量數據處理、業務系統數據下載、數據流轉、數據外發等。
? 存量數據處理:針對分散在用戶單位各分支行辦公電腦的海量敏感數據進行掃描,主動發現敏感信息,并確定其等級,以報表方式顯示,協助用戶管理部門及時掌握敏感數據資產詳情,從多個緯度分析敏感數據資產的存儲、分布、應用情況,發現數據違規應用等行為。
? 數據流轉管控:敏感數據信息無論是在辦公內網、辦公外網內部流轉,還是在兩個網絡之間流轉,均可以通過透明加解密的方式。首先進行加密處理,流轉至目的位置之后自動解密,既可以防范數據流轉過程中的主被動數據泄露情況,又不會對數據的應用過程造成額外的負擔,還可以對數據的應用權限進行管控,有效避免數據越權使用等違規行為。
? 數據下載管控:由于業務系統中的數據敏感度較高,所以從業務系統下載數據的行為應重點管控。本方案采用下載加密(落地加密)、上傳解密的方式對業務系統下載數據進行保護。從業務系統下載數據時,數據在落地本地磁盤之前即完成加密,落地本地磁盤的數據就是密文,只有具有訪問權限的員工才能夠訪問,其他人員無權訪問;上傳數據至業務系統時,自動對數據進行解密,確保不會對業務工作造成任何影響。
? 明文外發管控:針對以明文方式將敏感信息發送至受控環境的行為,系統采用內容掃描、按需審批、再次加密的方式進行管控,多重保護確保數據安全。
(1) 內容掃描:對待外發的敏感信息進行內容掃描,并根據掃描結果執行不同的管控動作,包括直接外發、審計、審批等。
(2) 按需審批:系統支持自定義審批流程,包括串行審批、并行審批、OA結合等審批方式進行審批,每一步審批均有詳細的日志記錄。針對完成審批的文件,系統會自動添加智能標簽,當該文件在辦公外網落地后,能夠再次被系統加密,完全滿足監管需要,且在辦公外網明文外發時,系統檢測到標簽后,將不執行審批流程,以減輕審批工作量。
(3) 再次加密:通過審批、以明文方式外發的數據文件,在離開受控環境之前,系統可以根據策略設定,自動以Zip、Rar等方式對文件進行壓縮加密,并反饋給責任人加密密碼,責任人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將密碼傳送接收人,進一步提升明文外發的安全性。
PART03
方案價值
在充分考慮業務需求和遵循合規監管的前提下,本方案滿足了用戶的數據安全需求,確保不會對用戶的業務工作造成任何額外負擔。目前,該方案已在多家銀行成功部署并投入實際應用,收獲了業界與用戶的一致好評,證明了其高效性與實用性。
分類分級:
采用智能分類分級技術和成熟的策略集,對文檔信息進行掃描定級,并根據分類分級結果實現按需管控,在有效減輕數據安全管控壓力的同時,還滿足了《網絡安全法》、《數據安全法》、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以及央行《中國人民銀行業務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等法律法規對數據分類分級工作的要求。
源頭管控:
對主動發現的敏感信息,采用透明加解密、賦權管理等方式,從產生源頭開始管控,有效避免因主被動原因產生的數據泄露。
全面管控:
針對數據的存儲、應用、流轉、外發等應用場景,均有安全、便捷的管控措施,管控的同時不影響業務工作開展。針對合規監管關注的數據安全問題,方案中均有合理的、可操作的管控措施。
審計溯源:
數據訪問行為均有詳細的日志,配合智能標簽等技術,實現數據快速溯源、數據安全隱患和風險點主動分析發現等。
自糾自查:
通過重要敏感數據發現,提供常態化數據安全自查自糾能力,有效提升數據安全能力,在配合監管部門安全檢查前能夠提前知曉自身的數據安全實際情況,并及時做出相應的整改措施
安全意識:
通過“人控”和“技控”相結合的方式,能夠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最大的保護,避免因數據安全事件引起的各類問題和責任,同時提升員工的數據安全意識,從根本上提升用戶單位的數據安全能力。